已发表论文

血管生成与胃癌免疫微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Authors Feng Y, Dai Y, Gong Z, Cheng JN, Zhang L, Sun C, Zeng X, Jia Q, Zhu B

Received 16 January 2018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9 March 2018

Published 10 May 2018 Volume 2018:11 Pages 2725—2733

DOI https://doi.org/10.2147/OTT.S162729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blind

Peer reviewers approved by Dr Andrew Yee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Ingrid Espinoza

背景: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与病理性血管生成是胃癌的两大重要特征。理论上讲,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恢复肿瘤抗原特异性 细胞功能的基础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进一步应用可能会通过诱导血管正常化,促进 细胞向肿瘤局部的迁移,增强 ICI 药物的临床效应。本研究旨在揭示血管生成与胃癌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以期对胃癌的临床治疗策略有所提示。
方法:本研究从 TCGA 数据库收集标准化的胃癌 RNA-seq 数据及临床信息(n = 375),从 GSEA 分子特征数据库(GSEA Molecular Signature Database v6.0)获取 HALLMARK 基因集信息,运用单样品基因富集(ssGSEA)、随机森林、相关性分析、预后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描述了胃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特征,探讨了血管生成对其的重要意义。
结果:通过 ssGSEA 评分和聚类分析,我们观察到胃癌免疫微环境具有显著异质性;进一步的随机森林筛选则揭示了血管生成是免疫微环境特征的重要决定因素,且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可获得干预药物的因素;随后的相关性分析证实,血管生成通路与免疫激活性特征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特点在免疫高浸润患者中尤为明显;预后因素生存分析表明,抗血管生成联合 ICI,可能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结论:胃癌患者在免疫浸润状态上具有显著异质性,其免疫相关细胞及分子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等通路有显著相关性,提示我们抗血管生成药物可能改善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其与 ICI 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关键词:胃癌,免疫微环境,TCGA,血管生成,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