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dovepress.co.uk +44-1625 509 130

Neurological Studies
神经学研究期刊

迅速、专业、友好的出版体验

稿件提交、同行评审、编辑流程、论文出版全流程服务和支持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疼痛研究期刊

期刊指标

2023影响因子:
2.5 (Q2)
CiteScore:
4.5 (Q2)

ISSN:
1178-7090
年度下载/阅读量:
538,231
投稿至收到专家评审结果平均时间:
51 天
从接受发表到正式出版平均时间:
10 天
稿件接受率:
25%

关于期刊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疼痛研究期刊》)致力于快速、准确地报道疼痛研究领域的高质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成果。所有荟萃分析需在提交前完成预提交检查,以确保研究的质量和合规性。

本刊主要关注:

  • 疼痛研究基础及应用: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实践,全面探索疼痛的奥秘。
  • 多学科的疼痛研究:跨学科合作,共同攻克疼痛管理的难题。
  • 神经调控:探索神经科学在疼痛控制中的潜力和应用。
  • 姑息治疗和疼痛管理:提供疼痛患者全面的关怀和治疗策略。
  • 疼痛的行为管理:研究行为疗法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
  • 药物研究与阿片类药物:评估和优化疼痛治疗中的药物使用。
  • 疼痛中的遗传学:揭示遗传因素在疼痛感知和治疗中的作用。
  • 疼痛机制:深入理解疼痛的生物学基础,为治疗提供新方向。
  • 道德决策:在疼痛管理中考虑伦理问题,确保患者权益。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疼痛研究期刊》)隶属于美国疼痛与神经科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Pain & Neuroscience)。

本刊是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的成员之一,认同COPE的原则。期刊还被收录于SCIE、PubMed、Scopus、DOAJ、EMBASE、OAIster等线上索引中。

已发表论文

Authors: Zhanhai Wan, Jiajie Huang, Xiumei Wang, Peng Li

Received: 29 August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6 December 2024

Published: 24 December 2024 Volume 2024:17 Pages 4509—4519

DOI: https://doi.org/10.2147/JPR.S488470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3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Michael A Ueberall

背景: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严重影响接受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其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现有研究提示压迫疗法可能有助于预防CIPN的发生,但其具体疗效尚未得到确凿证实。

方法: 我们对比较压迫疗法与非活性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对象为接受化疗的患者。证据的确定性通过GRADE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 分析4项研究(442例患者)显示,压迫疗法可降低CIPN的发生率(RR=0.50,95% CI:0.33-0.76;绝对效应=-265,95% CI:-355至-127/1000),并改善抑郁症状(SMD=-0.83,95% CI:-1.21至-0.45),证据质量为中等,且依从性较高。但在焦虑、睡眠质量和疼痛方面,未发现显著差异。

结论: 目前中低确定性证据表明,压迫疗法在预防CIPN和缓解抑郁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对其他结局的影响不显著。由于证据质量和数量有限,存在潜在偏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RCT研究以进一步加强证据基础。

关键词: 压迫疗法;化疗诱导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试验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Jinhong Zuo, Xiayang Zeng, Hongyi Ma, Peng Chen, Xinlei Cai, Zhenyu Fan, Jianpeng Qu

Received: 11 June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5 October 2024

Published: 8 November 2024 Volume 2024:17 Pages 3651—3665

DOI: https://doi.org/10.2147/JPR.S469511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Houman Danesh

背景: 颈型颈椎病(NTC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对患者和社会构成重大挑战。尽管已有研究证实传统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但仍存在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肌肉骨骼超声评估,探讨常规推拿结合运颈三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70名符合条件的非创伤性颈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试验组接受推拿结合运颈三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所有参与者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结束以及治疗后12周和16周采用肌肉骨骼超声、麦吉尔疼痛量表和颈部残疾指数(NDI)进行评估。

结论: 本研究表明,肌肉骨骼超声是评估中医综合疗法在减轻颈型颈椎病疼痛和提高疗效方面的有效工具,为颈型颈椎病患者提供了一种临床上可行、长效的治疗方案。

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2300072648,注册日期为2023年6月20日。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运颈三法;肌肉骨骼超声检查。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Jiying Wang, Weisheng Xu, Qingqing Wang, Peng Yang, Yanpeng Kan, Chao Huang, Fuqing Lin

Received: 26 September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9 December 2024

Published: 25 December 2024 Volume 2024:17 Pages 4521—4531

DOI: https://doi.org/10.2147/JPR.S497061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Michael A Ueberall

背景:管理远端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相关疼痛的最佳工具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此,该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SG)的脉冲射频(PRF)治疗对于患有疼痛性DSPN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是否可以降低疼痛严重程度和镇痛药的需求。

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56例难治性疼痛性DSPN的T2DM患者,然后接受SG的双侧超声引导下PRF治疗。患者完成视觉模拟量表(VAS) 、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 、夜间睡眠持续时间(SDN)、疼痛残疾指(PDI)、KPS评分量表和抑郁筛查量表(PHQ-9)。手术后,评估患者感知到的疼痛缓解、麻木缓解和寒战缓解程度以及副作用。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手术后的 1、4、12和24周的随访期接受了评估。

结果: 术后VAS 、SF-MPQ 、TCSS 、PDI和PHQ-9评分明显降低,而KPS值高于术前(P<0.05。术后SDN长于术前(P<0.05)。术后4 、12 和24 周的疼痛缓解、寒战缓解和麻木缓解程度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镇痛药给药率低于术前(P<0.05)。术后 1 、4 、12和24周的显著有效率分别为67.86% 、42.86% 、21.43%和17.86%,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 、71.43% 、46.43%和32.14%。期间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

结论: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可有效缓解难治性疼痛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2 型糖尿病、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

Download Article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睡眠本质和科学期刊

期刊指标

2023影响因子:
3.0 (Q2)
CiteScore:
5.7 (Q2)

ISSN:
1179-1608
年度下载/阅读量:
237,991
投稿至收到专家评审结果平均时间:
45 天
从接受发表到正式出版平均时间:
12 天
稿件接受率:
27%

关于期刊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睡眠本质和科学期刊》)关注睡眠科学和睡眠医学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刊主要关注:

  • 睡眠的生理与神经生理变化:深入探讨睡眠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影响。
  • 睡眠的遗传学:研究控制睡眠和清醒的神经递质、受体和通路。
  •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障碍对健康、日间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昼夜节律:探讨昼夜节律对睡眠、生理、认知和健康的影响。
  • 睡眠与生殖健康:研究睡眠与生殖周期、怀孕和更年期的关系。
  • 梦的科学:揭示梦的本质和科学基础。

本刊是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的成员之一,认同COPE的原则。期刊还被收录于SCIE、PubMed、 Scopus、 DOAJ、OAIster等线上索引中。

已发表论文

Authors: Jinxi Li, Yiduo Lu, Xuyun Zhang, Gang Liu

Received: 28 February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2 July 2024

Published: 31 July 2024 Volume 2024:16 Pages 1121—1130

DOI: https://doi.org/10.2147/NSS.S466283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Sarah L Appleton

背景: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s),包括中风、冠状动脉疾病和糖尿病,依然是全球健康的几大主要威胁。现有研究已表明睡眠时间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关联。然而,针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相关研究仍较为缺乏。

目的: 探究中国西南地区居民睡眠时间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311400)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标准化问卷报告的睡眠时间(包括过去五年的睡眠模式),参与者被分为三组:<6小时,6-8小时,>8小时。本研究比较了各组人群基线特征,并使用Poisson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间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了亚组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908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5.6±10.0岁,其中57.6%为女性。CMDs的总患病率为22.6%。多因素调整后,三组(6-8h、<6h、>8h) CMDs患病率比(PR)(95% CI)分别为:参考、1.140(1.068 ~ 1.218)、1.060 (0.961 ~ 1.169)(趋势性检验P=0.003)。亚组分析显示,在老年女性中,较长的睡眠时间(>8小时)与CMDs患病率风险增加相关,PR为1.169 (1.001-1.365)(p=0.049)。

结论: 在一般人群中,较短的睡眠时间(<6小时)与CMDs的风险增加相关,而较长的睡眠时间(>8小时)也增加了老年女性罹患CMDs的风险。

关键词: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睡眠时间;中国西南地区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Li-Ming Zheng, Yan Li

Received: 29 May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3 August 2024

Published: 4 September 2024 Volume 2024:16 Pages 1313—1325

DOI: https://doi.org/10.2147/NSS.S476691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Sarah L Appleton

引言: 睡眠剥夺对心理健康有许多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群与精神障碍相关。然而,在不同的研究中,经历睡眠剥夺后的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特异性改变表现出差异。

方法: 采用改良多平台法对雄性SPF级Wistar大鼠进行睡眠剥夺,持续7天。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分别在基线和睡眠剥夺7天后采集粪便样本。利用16S rDNA基因测序研究大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通路。

结果: 微生物群组成分析显示,慢性睡眠剥夺后大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菌群或睡眠剥夺前菌群相比,慢性睡眠剥夺后大鼠的p_Firmicutes、g_Romboutsia和g_Enterococcus的相对丰度增加,而p_Bacteroidetes、p_Verrucomicrobia、p_Fusobacteria、g_Akkermansia和g_Cet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下降。睡眠剥夺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升高。与睡眠剥夺前相比,睡眠剥夺后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功能通路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对丰度减少。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睡眠剥夺引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通路发生显著改变。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睡眠剥夺、肠道微生物群和精神障碍之间的时间和因果关系。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大鼠;睡眠剥夺;精神障碍。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Chan Zhang, Yanhui Wang, Mengjie Li, Pengpeng Niu, Shuo Li, Zhuopeng Hu, Changhe Shi, Yusheng Li

Received: 25 March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0 September 2024

Published: 21 September 2024 Volume 2024:16 Pages 1469—1482

DOI: https://doi.org/10.2147/NSS.S470617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3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Sarah L Appleton

背景: 相位-振幅耦合(PAC)指低频信号的相位与高频活动的振幅之间的耦合关系,它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参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然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在慢性中枢缺氧条件下,低频和高频神经振荡或信息同步活动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OSA的关系仍然未被探索。本研究旨在阐明OSA相关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长期影响。

方法: 我们筛选了521名在神经内科和睡眠中心临床怀疑患有OSA的患者。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和其他临床检查,最终纳入103名患者,并根据PSG确定的缺氧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OSA组。我们利用相位-振幅耦合(PAC)方法分析了不同频段之间的调制指数(MI)在NREM(N1/N2/N3)、REM和清醒状态下的变化情况。我们还检查了MI指数与OSA缺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除了N2期睡眠时间减少和微觉醒指数增加外,OSA患者的睡眠结构在不同严重程度的组别之间基本保持不变。与轻度OSA组相比,中度和重度OSA患者在N1期和清醒状态下,额叶和枕叶区域的低频θ波相位与高频β波振幅的PAC的MI值较高。在N2/3和REM睡眠期间,PAC的MI值没有显著差异。此外,θ波和β波频段的PAC的MI值与OSA相关的缺氧指标(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以及氧饱和度低于90%的百分比(SaO2<90%))呈正相关。

结论: OSA患者在N1期和清醒状态下,额叶和枕叶区域的θ波相位和β波振幅的MI值增加。这表明在OSA中皮层耦合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展示了OSA的特定睡眠阶段模式。N1和清醒状态下的θ-β PAC与缺氧相关指标呈正相关,提示了这些神经振荡与OSA严重程度之间可能存在关系。本研究为理解OSA患者中神经振荡与呼吸性缺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相位-振幅耦合,PAC;调制指数,MI;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导睡眠监测;脑电图,EEG。

Download Article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神经精神疾病和治疗期刊

期刊指标

2023影响因子:
2.5 (Q2)
CiteScore:
5.5 (Q2)

ISSN:
1178-2021
年度下载/阅读量:
577,102
投稿至收到专家评审结果平均时间:
44 天
从接受发表到正式出版平均时间:
9 天
稿件接受率:
19%

关于期刊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神经精神疾病和治疗期刊》)致力于快速传播神经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本刊专注报道新的和正在出现的临床或临床前研究、药理学和治疗策略,并深入探讨这些疾病的诊断、预后、流行病学和遗传关联等。

本刊主要关注:

  • 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性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和临床治疗策略;
  • 痴呆症、帕金森病、癫痫、多发性硬化症、偏头痛和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治疗进展;
  • 有助于揭示潜在的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策略的健康大脑功能研究等。

本刊是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的成员之一,认同COPE的原则。期刊还被收录于SCIE、PubMed、Scopus、DOAJ、EMBASE、OAIster等线上索引中。

已发表论文

Authors: Qian Gui, Jingcai Meng, Mingqiang Shen, Hongxuan Feng, Xiaofeng Dong, Daqiang Xu, Wenxin Zhu, Qingzhang Cheng, Linhui Wang, Guanhui Wu, Yanli Lu

Received: 28 May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8 September 2024

Published: 25 September 2024 Volume 2024:20 Pages 1809—1821

DOI: https://doi.org/10.2147/NDT.S480183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Yuping Ning

引言: 之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帕金森病(PD)中胶质淋巴系统与运动症状的关系;然而,对非运动症状的研究仍然有限。因此,本研究调查了PD患者的胶质淋巴系统功能与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49名PD患者和38名健康对照组(HC)。使用基底节(BG)区域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和沿血管周围间隙的弥散张量图像分析(DTI-ALPS)指数评估胶质淋巴系统功能。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认知、睡眠、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估。根据量表评分,PD患者被进一步分为一些组,以确定是否存在非运动症状。比较PD亚组和HC组EPVS数量和ALPS指数的差异。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研究PD非运动症状与ALPS指数之间的关联。此外,还对ALPS指数进行了ROC曲线分析,以预测PD患者的认知障碍和失眠。

结果: 伴和不伴非运动症状的PD患者的EPVS数量均高于对照组,伴认知障碍的PD患者EPVS数量也高于不伴认知障碍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除抑郁亚组外,伴非运动症状的PD患者的ALPS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D患者的MoCA评分与ALPS指数呈正相关,而PDSS-2评分和RBDSQ评分与ALPS指数呈负相关(分别为r=0.3618,P=0.0053;r=-0.4146,P=0.0015;r=-0.2655,P=0.0326)。ALPS指数可以预测PD患者的认知障碍和失眠(AUC=0.7733,P=0.001;AUC=0.7993,P=0.0004)。

结论: 胶质淋巴系统功能与PD患者的认知和睡眠密切相关。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Shaoli Shi, Guangyao Li, Xiaoli Zhu, Lingming Kong

Received: 2 July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6 November 2024

Published: 12 November 2024 Volume 2024:20 Pages 2115—2124

DOI: https://doi.org/10.2147/NDT.S476992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Yuping Ning

作者: 史少丽1,李光耀2,朱晓丽2,孔令明2

1.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河南洛阳 471027;2.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精神疾病治疗与预防中心,江苏常州 213003

背景: 青少年群体可能容易出现多种行为障碍,其中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e self-injury,NSSI)受到较大关注,NSSI的干预因其机制未知而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拟从家庭功能、述情障碍、circRNA_103636的角度探讨青少年NSSI的潜在病理机制。

方法: 以方便取样法分别入组200名抑郁症伴非自杀性自伤(研究组)及健康青少年(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施测家庭关怀度指数、多伦多述请障碍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 以q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ircRNA_103636水平。

结果: 病例组存在家庭功能中度和重度障碍的有134例(67%),对照组存在家庭功能中度和重度障碍的有42例(2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病例组APGAR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TAS-20的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绘不能、外向型思维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病例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非自杀性自伤功能与APGAR得分显著负相关(P<0.01);与TAS-20的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绘不能、外向型思维因子分显著正相关(P<0.01)。APGAR、情感辨别不能、外向型思维对ANSSIAQ总分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可解释ANSSIAQ总分方差变异的37.4%。述情障碍、circRNA_103636在病例组家庭功能和非自杀性自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7.25%、23.33%.。家庭功能、述情障碍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预测因子,述情障碍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中介变量。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NSSI模型,该模型认为暴露于功能障碍的家庭环境可能通过塑造人格特征和调控表观遗传因子表达来诱发NSSI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家庭功能失调;述情障碍;circRNA_103636;表观遗传。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Haoran Chu, Houming Zhu, Jiashu Ma, Yijia Jiang, Cuicui Cui, Xianxia Yan, Qin Li, Xinyan Zhang, Diancai Chen, Xianwei Li, Ranran Li

Received: 8 November 2024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9 December 2024

Published: 11 December 2024 Volume 2024:20 Pages 2433—2442

DOI: https://doi.org/10.2147/NDT.S501527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3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Taro Kishi

作者: 褚昊冉* 朱厚名* 马家树 蒋一佳 崔翠翠 闫先侠 李芹 张鑫岩 陈典彩 李宪伟 李然然

山东大学,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济南
*这些作者为共同作者

通迅作者: 山东大学,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医学科,李然然,山东济南,25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话+86 18678777190,电子邮件dtlrr113@126.com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差异表达基因与临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例首发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PCR)技术在外周血白细胞中进行线粒体质量控制和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并采集血生化、血糖等代谢指标。结果 患者组线粒体功能相关的关键基因PGC-1a、PARK2、LC3B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PGC-1a基因表达量与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51),患者组PARK2基因表达量与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447)。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线粒体质量控制和氧化磷酸化过程的多个关键基因表达量有下调趋势,差异表达基因与患者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性疾病的高发相关。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用药;线粒体功能障碍;代谢指标。

Download Article

Degenerative Neurological and Neuromuscular Disease

Degenerative Neurological and Neuromuscular Disease
退行性神经和神经肌肉疾病研究期刊

期刊指标

2023影响因子:
2.1 (Q3)
2023五年影响因子:
6.2

ISSN:
1179-9900
年度下载/阅读量:
28,553
稿件接受率:
20%

关于期刊

Degenerative Neurological and Neuromuscular Disease (《退行性神经和神经肌肉疾病研究期刊》)致力于深入探讨退行性神经和神经肌肉疾病的全方位研究。本刊专注于识别治疗靶点,以及优化预防和综合治疗策略,旨在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并提升生活质量。

本刊主要关注:

  •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亨廷顿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的生物学和临床基础。
  • 神经肌肉疾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和脊髓性肌萎缩的深入研究。
  • 流行病学与筛查:这些疾病的自然史、流行病学、检测和筛查方法。
  • 病理生理学与生物标志物:探索病理生理学、致病因子、细胞研究和生物标志物。
  • 治疗策略:包括新型作用机制的生物靶点和制剂的鉴定,以及现有药物的最佳临床应用。
  • 补充和替代医学:评估补充和替代医学在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关注患者的姑息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卫生经济学评价:评估退行性疾病治疗的经济影响和成本效益。

本刊是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的成员之一,认同COPE的原则。期刊还被收录于ESCI、PubMed、OAIster等线上索引中。

已发表论文

Authors: Duan X, Zheng Q, Liang L, Zhou L

Received: 22 October 2023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9 February 2024

Published: 8 April 2024 Volume 2024:14 Pages 21—31

DOI: https://doi.org/10.2147/DNND.S444567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Thomas Müller

Aim: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derived exosomal miRNAs and predict the roles of their target gen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miRNAs in AD patients.

Methods: We determined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exosomal miRNAs by High-throughput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esults: 71 AD patients and 71 ND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hsa-miR-125b-1-3p, hsa-miR-193a-5p, hsa-miR-378a-3p, hsa-miR-378i and hsa-miR-451a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serum-derived exosomes of AD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 According to ROC analysis, hsa-miR-125b-1-3p has an AUC of 0.765 in the AD group compared to the healthy group with a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82.1– 67.7%, respectively. Enrichment analysis of its target genes showed that they were related to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s,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the Hippo signaling pathway and nervous system-related pathways. And, hsa-miR-451a had an AUC of 0.728 that differentiated the AD group from the healthy group with a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67.9% and 72.6%, respectively. Enrichment analysis of its target genes showed a relationship with 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s and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Conclusion: The dysregulation of serum exosomal microRNAs in patients with AD may promote the diagnosis of AD. The target genes of miRNA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D through various pathways.

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serum, exosome, microRNA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Tripathi PN, Lodhi A, Rai SN , Nandi NK, Dumoga S, Yadav P , Tiwari AK, Singh SK, El-Shorbagi ANA, Chaudhary S

Received: 27 November 2023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3 May 2024

Published: 19 May 2024 Volume 2024:14 Pages 47—74

DOI: https://doi.org/10.2147/DNND.S452009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Thomas Müller

Abstract: Alzheimer's disease (AD) is a 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cognitive decline, memory loss, and impaired daily functioning. While there is currently no cure for AD, several pharmacotherapeutic target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have been explored. Additionally,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have gained attention for their potential role in AD management. Pharmacotherapeutic targets in AD include amyloid-beta (Aβ) aggregation, tau protein hyperphosphorylation, neuro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cholinergic dysfunction.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such as Ginkgo biloba, Huperzia serrata, Curcuma longa (turmeric), and Panax ginseng, have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to modulate these targets through their bioactive compounds. Ginkgo biloba, for instance, contains flavonoids and terpenoids that exhibi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y reducing Aβ deposition and enhancing cerebral blood flow. Huperzia serrata, a natural source of huperzine A, has acetylcholinesterase-inhibiting properties, thus improving cholinergic function. Curcuma longa, enriched with curcumin,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potentially mitigating neuro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Panax ginseng's ginsenosides have shown neuroprotective and anti-amyloidogenic properti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as a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AD management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 including a lower risk of adverse effects and potential multi-target interactions. Furthermore, the cultural knowledge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plants provide a rich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ies. However, further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elucidate the precise mechanisms of action, standardize preparations, and assess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se natural remedies.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medicinal-plant-based therapies with modern pharmacotherapies may hold the key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AD treatment. This review aims to explore the pharmacotherapeutic targets in AD and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in its management.

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acetylcholinesterase, amyloid beta, tau protein, traditional medicine, Ayurvedic herbs,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cognition

Download Article

Authors: Kueck PJ , Morris JK , Stanford JA

Received: 1 August 2023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1 December 2023

Published: 3 January 2024 Volume 2023:13 Pages 111—129

DOI: https://doi.org/10.2147/DNND.S388579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3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Dr Thomas Müller

Abstract: Obesity is increasing in prevalence across all age groups. Long-term obesity can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rough its effects on adipose, skeletal muscle, and liver tissue.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include immune response and inflammation as well as oxidative stress and consequent endothelial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Recent evidence links obesity to diminished brain health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Parkinson's disease (PD). Both AD and PD are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 underlying syndrome of obesity. Despite these links, causative mechanism(s) resulting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remain unclear. This review discuss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esity, AD, and PD, including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findings. The review then briefly explores nonpharmacological directions for intervention.

Keywords: obesity, metabolism, Alzheimer's, Parkinson's, neurodegeneration

Download Article

文稿出版费

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提交给 Dove Medical Press 的所有文稿,都将被认为是按照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提交的。根据这种出版模式,文稿将由编辑安排进行同行审评。如果文稿获准出版,作者将收到一张付款发票,以便支付文稿出版处理费(参见下列付款详情)。Dove Medical Press 将用此收入来支付编辑费和制作费,并创建一个基金,用来资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作者,让他们能获得出版处理费的减免。出版的文稿将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在线发表,读者可从我们的网站上免费获取。
作者也可以将用 PDF 格式发表的文稿发布在自己或单位的网站上。
一旦文稿获准出版,您就需要支付文稿出版费。费用金额可在期刊主页查询。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费用可能出现间或性变化,恕不另行通知。
彩色插图: 开放获取式文稿皆为电子文件。由于没有任何 Dove Medical Press 期刊付诸印刷,因此在文稿中加入彩色插图不会产生任何额外费用。
具体文稿出版费用及更多信息,请查看 Author guidelines

作者指南

文稿基本结构

文章类型定义

请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详情

标题页

- 作者的名/姓(请见下文有关原创作者部分)
- 作者所属单位: 科室,单位(机构)、城市、省(州)、国家
- 所有作者的 ORCID 编号 (如果可以提供)

文章摘要 

有两种类型的摘要-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原始的研究论文需要一个结构化的摘要。这两种类型的摘要都不能超过 300 字。

简明总结 (仅供选择) 

简明总结不仅有助于让文章得到更广泛的受众,而且还可以使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对该研究进行了解。更重要的,简明总结有利于增进公众对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参与。通过帮助公众了解生物医学研究,研究人员可以让公众认识其研究的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支持和参与。

作为一名作者,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向更广泛的读者推广你的作品会帮助您: 

- 吸引更多的读者
- 可能会增加文章被引用的次数
- 建立良好的声誉
- 与病人、护理人员、政治家、决策者和其他决定者保持联系
- 吸引更多融资机会
- 拓展你的职业网络

简明的语言总结没有最少的字数限制,但应该不超过250个字。用简单易懂的英语撰写,并置于摘要之后,简介之前。简明总结应该与论文摘要不同,并且应该以一种通俗易懂、有趣的方式来写,而不是过于复杂或夸大。

- 简明总结不应该是您的论文的简易版本。不要低估您的读者或过分保护读者。
- 简明总结中应包括对以下问题的解答:为什么要完成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做了哪些工作及有何发现?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什么?
- 用有趣的方式传达事实,并把它们放在适当的背景下。
- 使用短而清晰的句子,分成几个段落,便于阅读。你也许可以使用要点符号。
- 使用主动语态而不是被动语态(例如: “史密斯博士的团队报告了几项改进” ,而不是 “几项改进由史密斯博士的团队报告”) 。
-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复杂的语法结构或缩写。尽量使用常用英语单词,而不是复杂的单词。如果你需要使用专业术语或缩写,请在第一次使用时解释清楚。
- 用肯定的方式而不是否定的方式来构造句子。
- 使用以人为本的语言,而不是关注病情/疾病或残疾。
- 让一个对这个课题一无所知的人来阅读您的简明总结并提供反馈。他们应该会觉得很有趣,他们应该能够理解你的研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研究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关于如何使用简明英语撰写生物医学和健康研究的更多信息,请参阅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的 INVOLVE Plain English Summaries 的相关信息。

伦理批准和知情同意

所有关于人类(个人、样本或数据)或动物的研究,都必须包括伦理批准声明,如果涉及人体研究,则必须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稿件中必须包含一段声明,以确认批准和同意该项研究的所属单位或机构的伦理委员会的全名。相关的伦理文件的参考号/伦理批准编号也应包括在声明里面。请参阅我们的编辑政策以获得更多信息。

同意出版声明

作者的同意出版声明必须确认稿件中的所有图像、视频、录音等详细资料都可以发表,并且声明同意者已经阅读了即将发表文章的所有内容。如果需要,作者必须准备向期刊编辑部提供签署的同意出版声明书的副本。请参阅我们的编辑政策以获得更多信息。

数据可用性(如果适用)

请在稿件中包括一个声明, 以说明稿件中所使用的支持研究结果的数据,可以在哪里找到和共享。 如果可以的话,也请提供公开存档的数据资料的链接。数据可用性声明也应该解释研究中那些额外的未发表的数据,(如果有的话)是可用的,能够提供给哪些人使用,以及如何获得这些数据。如果作者不希望分享他们的数据或不能分享,他们应该声明数据将不会被分享以及原因。请参阅我们的编辑政策,以获得更多信息。

资金

请申报所有资金来源,包括经费支持。请说明经费资助者从研究设计到论文提交发表的每个阶段所担当的具体角色(如果有的话)。如果经费资助者并没有参与论文的各个研究阶段,也请说明。 请确保此信息准确且符合经费资助者的要求。

利益冲突

您与他人或组织的关系,可能会影响您在研究中解释数据或展示信息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冲突,因而所有递交给德孚医学出版社所属期刊的论文作者,都被要求完成一份利益冲突声明。这包括所有财务或非财务性利益冲突,包括与研究赞助者的雇佣关系、股票持有或期权、专利、版税、个人费用、担任董事会职位,或与发表内容相关的任何政治、宗教或学术利益关系。所有利益冲突将在文章末尾的声明中列出。

更多“利益冲突”相关信息,请查看

成为作者的资格

在文章中列出作者姓名是向那些对这项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表示感谢的重要机制。 它还确保了负责内容完整性的人员的透明度。 文章中列出的作者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标准:

- 对报告的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在构思、研究设计、执行、数据采集、分析和解释,还是在所有这些领域。
- 起草或撰写、或大幅修改或批判性地审查了该文章。
- 已就文章投稿期刊达成一致。
- 在提交前、修改期间、接受出版的最终版本以及校对阶段引入的任何重大更改对文章的所有版本进行了审查并达成一致。
- 同意承担责任并对文章内容负责。

请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详情

致谢

所有不符合成为原创作者但是对稿件有贡献的合作者都应该在致谢(Acknowledgment)部分中列出。这些应该致谢的人员包括那些提供了技术支持、协助撰写,或是提供了一般支持的系主任。作者应该声明他们是否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或是手稿的准备方面得到了协助。如果确实得到上述支持,作者应该在得到支持者本人允许的情况下,在文章中公开声明每位协助者的名字以及他们具体协助的相关事项。资金和物质方面的支持也应该被告知。

那些对文稿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不符合成为原创作者的小组人员,可以列在 “临床研究人员” 或是 “参与研究人员” 名下,他们所做的工作或是贡献也应该写明,比如 “担任科学指导”,“严谨的审核了研究方案”、“收集数据” 或者是 “提供并照看了研究病人”。因为读者可能会认为作者发表的数据和结论同样得到这些协助人员的支持,这些小组人员也须对他们将被在文稿里致谢做出书面许可。

为了在 PubMed 上可以搜索到合作小组的个人成员(指在 PubMed 上列出的期刊),请确保:

- 在作者列表下的标题页上添加小组名称,例如 “On behalf of…”
- 在稿件中另加 “合作人员” 标题并列出所有合作人员,这必须是文本而不是表格,格式为名字、中间名首字母(可选)、姓氏
- “合作人员” 标题加在 “作者贡献” 和 “致谢” 之间的位置
- 或者可以提供一个列表作为补充材料,并在论文中包含一个链接

请注意, “合作人员” 名单只会出现姓名列表,不会列出所属单位。

由于 PubMed 需要额外的时间来编写这些合作小组,所以当一篇文章最初被收录在 PubMed 上时,这些小组可能不会同时出现。

请注意:我们的作者资格及 “致谢部分中列出的作出贡献者” 内容,转载自 ICMJE 对递交到生物医学期刊稿件的统一要求。德孚医药出版社准备了这份重印版。ICMJE 并没有授权或是背书我们的重印。有关 ICMJE 对递交到生物医学期刊稿件的统一要求的官方正式版本,请点击链接  http://www.icmje.org/ 。用户在引用文档时应引用此官方版本。

基于人工智能 (AI) 的内容生成工具和技术

作者必须意识到使用基于 AI 的工具和技术来生成文章内容,例如大型语言模型 (LLM)、生成式 AI 和聊天机器人(例如 ChatGPT)不符合我们的作者身份标准。
所有作者对其提交内容的原创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负全部责任。 因此,LLM 和其他类似类型的工具不符合作者资格标准。

声明:以上资讯是由英文翻译成中文。如英文版与中文版有不一致之处,一概以英文版为准:
https://www.dovepress.com/author_guidelines.php

关于德孚医药出版社

Dove Medical Press Ltd 隶属于Taylor & Francis Group,Informa PLC的学术出版部门,成立于2003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和伦敦设有办事处,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设有代表处,我们的编辑部在新西兰奥克兰。

我们专注于出版广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开放获取同行评审期刊,目标是将最高的编辑标准与“同类最佳”的新出版技术相结合。

Dove Medical Press 是出版伦理委员会 (COPE) 的成员,并认可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ICMJE)。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开放获取出版商,Dove Medical Press创建了这个页面来解决学术上的透明度和最佳实践原则。